
2023-05-31 09:59:50
当前,陆地风电和近浅海的海上风电对优势地理位置的占据已几近饱和,漂浮式海风或成新的市场突破口。
根据BNEF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TW,2030年接近2TW,海风贡献大,预计海风的装机占比将从2022年的10%提高到2030年的28%,2035年海风累计装机有望达到521GW,是2021年的10倍。2025年欧洲海风市场有望加速发展,美国陆风装机将于2024年开始回弹,并逐年攀升。
此外,GWEC预计,全球漂浮式海风装机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04.7%,2026-2030年达59.6%。经济性欠缺。目前漂浮式单位造价在4-5万/KW左右。成本降幅可期。根据BNEF预测,2025-2030年主机和平台成本有望大幅下降,使整体造价降低40%-56%至17585元/kW,预计2035年成本将接近当前固定式风机。
新能源行业已经越来越内卷,光伏行业的硅片、硅料都面临产能过剩,因此市场转向关注下一代新技术,例如钙钛矿。风电行业也类似,在传统技术被充分预期后,新技术“漂浮式”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究竟什么是漂浮式?这还是要从全球海风资源分布说起,全球80%的海风资源潜力都在水深超50m的海域,但50m深海域都在深远海,开发难度大增。中国目前中国陆风资源和近海资源基本开发完毕,风电转向深远海开发成为行业发展必选项。
为什么深远海开发必须用到漂浮式,原先的技术为什么不能再奏效?一般海水50m水深内用的是传统固定式风电机组,即当下普遍使用的技术,已经成熟。但随着海深加深,距海岸变远,固定式就不再适用,不仅成本更高也不够安全,“漂浮式”就应运而生,简单理解这种风电机组是飘于水面的,用钢缆在海底固定拖曳,像不倒翁一样。
在英国,还有同类项目利用海水制取氢并储存在海底储罐,从而使氢燃料电池替代大型燃气轮机,还能为油气开采平台提供稳定的可再生电力供应,甚至向外输出。
根据中国对海风的规划,海风资源规划近海100GW,深远海300GW。与光伏钙钛矿类似,漂浮式海风新技术可能迎来快速发展。
若企业本身有技术,有经验,有应用场景,那么无论中海油、三峡也好,还是其它企业也罢,在海上“称霸”的日子就不远了。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27126.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