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6 01:46:26
去年底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正式投运,标志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一项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是上海超导产业链布局20年的成果。产业链的突破 上海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徐汇区长春变电站和漕溪变电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之间,线路全长1.2公里,设计电流2200安培,采用全程排管敷设工艺,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长度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这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解决了窄通道大容量输电的难题。
作为国家电网与上海市共同开展的科技产业战略合作成果之一,该示范工程由国网上海电力承建运维,虽然工程建设历时近2年,而这背后的技术研发则历经近20年的艰难探索。 项目的最早研发要追溯到2003年,上海电缆研究所作为国内专业的电线电缆研究开发机构,专门组建了超导电缆项目攻关团队,并在团队中设置了三个小组——超导科研组、超导工艺组和装备设计组。两年后,研发团队又增添了新的技术力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缆厂等产学研用单位也加入进来,组成了CD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系统开发团队,以实现超导电缆产业化为目标。
作为国民经济 “动脉”的线缆行业,几家重点企业如亨通光电、上上电缆、宝胜股份、远东股份、汉缆股份、万马股份等,在2021年也仍有较好的业绩表现。 亨通光电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8.1亿元,同比增长17.54%;利润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50.56%。利润高增长的背后,是报告显示的 “在海洋通信电力核心产品、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显著提升,在特种电缆等智能电网传输方面也取得了持续增长。” 上上电缆2021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两年多前,上上电缆开始建设的250亩新厂区,已经有两个分厂全面投产,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跟进。作为上上电缆倾力打造的特种电缆生产基地,将为其在特种电缆产品规模档次上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上上电缆的主要工作仍然致力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全面创新,包括创新在销售上与市场的结合,在产品上与质量提升的结合,以及在技术上与新产品、材料开发的结合。
新闻来源:中国工业报